全球婴童网
招商
品牌
商机
展会
产品
企业
资讯
专题
视频
店铺
开店
经销商
婴童网首页 > 母婴资讯 > 育儿知识 > 正文
宝宝爱咬人怎么办 有什么好的办法制止呢
网友分享:Kitty
2017年09月13日 17:11来源于:网络
分享:

宝宝爱咬人妈妈们是不是很头痛?宝宝为什么爱咬人呢?有什么好的办法制止呢?下面跟小编来看一个案例吧!

儿子两岁左右有段时间经常性的“咬人”,默默就是最大的受害者,两个人正在玩,儿子突然就会咬住默默的胳膊、脸、肚皮、手,小孩子的牙齿特别的锋利,咬的默默都快掉眼泪了,反应大了他还以为我跟他玩儿呢,变本加厉的咬,于是,默默一边忍着痛绷着脸,一边转移他的注意力,换成其他人早就一巴掌呼过去了。

儿子在家咬爸妈也就算了,爸妈不会说什么,可是儿子出去也咬人,出去跟小朋友玩,玩的好好的突然就咬了其他小朋友,弄的默默到处道歉不说,儿子还成了小区里上黑榜的头号人物,那段时间小朋友看见儿子就赶紧扑到家长怀里,不敢跟儿子玩;家长见了带儿子出去的人(不全是默默带着儿子出去玩,有时候是姥姥、姥爷或者是老公)就会说:“可是看好你家孩子吧,给我家孩子胳膊上都咬出好几个牙印,好长时间才消。”

“就是就是,上次咬我家孙子耳朵,吓死我了。”

“要好好管管,这样出门乱咬人,不就成了....”

......

各种的说法传到默默的耳朵里,默默其实心里挺为儿子喊冤的,儿子并不是坏,他只是认为那是一种游戏方式,儿子最开始咬人是跟爸爸玩的时候,老公反应比较大,哎呦哎呦的,逗得儿子哈哈大笑,从此他认为这个一个很有趣的游戏,于是成功上瘾,一发不可收拾。庆幸的是在默默和家里人的全力配合下,儿子终于慢慢忘却了这个“好玩的游戏”。

1-3岁孩子“咬人”会特别频繁,之后这种情况会逐渐减少,到了5岁左右基本就消失了。孩子咬人有时候并不像家长想的那样坏,在孩子的眼里“咬”也许是一种探索方式,也许是一种有趣的游戏,或者是一种缓解焦躁情绪的方式......

宝宝咬人的初衷是什么?

【探索】婴儿和学步儿童通过各种感官学习。这个时候的孩子可能并不知道咬玩具和咬人的区别。

【牙床痒】宝宝在出牙的时候,牙床会发痒,宝宝就会通过咬东西来缓解这种不舒服,这个被咬的对象就有可能是家长,或者其他的小孩子。

【口欲期过度延长】婴儿口欲期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导致宝宝口欲期没有得到应有的满足,使得口欲期过度延长,这是心理学上称之为“过度补偿”的一种心理现象,会造成宝宝在口欲期过后仍然吃手,吃指甲,甚至于爱咬人。

【好玩】宝宝刚开始咬也许是无意识之举,家长的过度反应,比如:大叫、拍打宝宝,会误导宝宝认为你在跟他做游戏,而且还挺好玩,从而“咬”上瘾。

【求关注】宝宝有时候咬人可能是在博得父母的关注度,虽然知道这种方式不对,但咬人可以迅速成为注意的焦点,哪怕是负面的注意。

【模仿】宝宝咬人可能出于好奇的模仿。这是一种社会性模仿,由于宝宝模仿能力很强,当宝宝看到其他小朋友咬人时,会觉得是件很新奇的事,于是自己也会尝试去咬人。

【父母的错误示范】有些父母喜欢用“咬”的方式来跟宝宝玩耍、亲昵,宝宝自然而然的就认为这是一种表达喜欢、爱的方式。可是宝宝下口没轻重。

【特殊的交流方式】宝宝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在跟小朋友、家长发生“冲突”时,不能够很好的表达出自己的意思,着急的情况下也许会选择咬人、打人等方式来解决问题。

【情绪的一种发泄】当宝宝感觉兴奋、生气、愤怒、恐惧、紧张的时候也许会通过咬人来发泄内心的情绪,父母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会让宝宝咬人成瘾。

父母应该如何正确引导?(仅供参考)

宝宝咬人的行为如果是偶然事件,父母反应不要过激,避免强化宝宝咬人的那种愉悦感,当宝宝觉得没有乐趣的时候,就会慢慢忘却。

如果宝宝是经常性的咬人,父母要细心观察宝宝咬人的时间点,情绪状态,咬人对象,弄清楚宝宝咬人的始发原因,以及发展趋势,以便父母及时应对疏导。

宝宝咬人如果是处于探索或长牙期,那么父母可以准备好干净的东西给宝宝咬,满足宝宝的心理需求;

如果宝宝是由于急切表达而咬人,父母要正确引导宝宝表达自己的情绪,如何处理跟小朋友发生的冲突;

宝宝咬人如果是为了引起父母的关注,父母此时就应该放多一些的精力在宝宝身上,给宝宝足够的回应和关心。

如果宝宝总是在累了或饿了的时候咬人,你可能得检查一下宝宝的日常生活是否有规律,宝宝是否有充足的睡眠和营养。

当事情发生时,父母要蹲下来双眼看着宝宝的眼睛,用平静坚定的语气告诉宝宝,并让他理解“咬人是不对的行为”,并告诉孩子应该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喜欢、不喜欢、不满等情绪。

平时父母要帮助宝宝适当的合理的释放压力,不要过度的评价孩子的过失行为,更不要给宝宝贴上“爱咬人”“小霸王”“坏孩子”的标签,多多的关注宝宝内心的变化和心理需求。

默默说:一种现象的出现,必定有它的原因存在,当孩子出现某种不正确的行为时,父母尽可能的细心观察一下,寻找一下事情发生的原因,不要劈头盖脸的将孩子骂一顿,甚至打一顿,也许当下能够起到震慑的效果,但是在孩子心里留下的影响,总会在日后的某些点上显现出来。

网络 )
分享:
相关资讯
更多>>
  • 三天内
  • 一周内
  • 一个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浙B2-20110190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00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