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婴童网
招商
品牌
商机
展会
产品
企业
资讯
专题
视频
店铺
开店
经销商
婴童网首页 > 母婴资讯 > 哺乳喂养 > 正文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对牛奶蛋白过敏?牛奶蛋白过敏是如何被诊断的?
2019年10月15日 16:57来源于:美赞臣
分享:

在养育宝宝的过程中,妈妈们难免受到“过来人的经验”或“大家都知道的养育常识”的影响。就拿牛奶蛋白过敏来说,如果你怀疑宝宝有牛奶蛋白过敏的迹象,别犹豫,别偏信,问问医生最保险!通常医生会采用一些科学的测试来辅助诊断。

说起牛奶蛋白过敏反应,通常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IgE(人体内的一种免疫球蛋白)介导的过敏反应、非IgE介导的过敏反应以及两种过敏反应同时存在。

“饮食回避”和“食物激发试验”是最常见的诊断方法。如果医生怀疑宝宝的过敏反应可能是IgE介导的(通常在服用牛奶蛋白食物后的几分钟或几小时内立即出现症状),那他们可能会建议再给宝宝进行“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或“血液检查”。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对牛奶蛋白过敏?牛奶蛋白过敏是如何被诊断的?

下面我们来逐一介绍这几种诊断方法:

饮食回避

饮食回避是指在2-4个星期的时间内,对宝宝的饮食进行调整,避开一切含牛奶蛋白的食物,然后观察这个过程中,宝宝的过敏症状是否缓解。

妈妈们如何进行宝宝的饮食回避呢?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需要妈妈尤其关注自己的饮食,妈妈的日常饮食中要尽量去除含有牛奶蛋白的食物,尤其要注意避开隐形的蛋白,如沙拉酱、面包等食物。而人工喂养的宝宝,则可以咨询医生或营养师,请医生根据宝宝自身的情况更换低敏配方奶粉(深度水解配方奶粉或氨基酸奶粉)

深度水解配方奶粉不含完整的牛奶蛋白,不会被宝宝的免疫系统认为“有害”,从而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大约90%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食用深度水解配方奶粉都可以缓解过敏症状。但少数严重或多种食物过敏的宝宝对这种奶粉并不买账,这些宝宝就需要氨基酸配方奶粉,也就是将牛奶中的蛋白全部水解成单独的、免疫系统认可的小分子氨基酸,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

如果饮食回避之后,宝宝的症状仍然存在,则说明牛奶可能不是唯一引起宝宝过敏的食物,宝宝过敏或许存在其他原因2,或者宝宝的症状不是由过敏引起的。

食物激发试验

如果宝宝在接受了几周无牛奶蛋白饮食后,症状明显改善,那么接下来,医生会建议给宝宝进行“口服食物激发试验”。这个试验可以在医生诊室或医院的诊所完成,或者医生可能会要求您在家中完成。试验中,会先给宝宝喂少量的牛奶制品,仔细观察是否出现任何过敏反应,再逐渐增大宝宝摄入牛奶制品的量,同时观察宝宝的反应。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对牛奶蛋白过敏?牛奶蛋白过敏是如何被诊断的?

这里要提醒妈妈们,这个操作需要专业医护人员的建议和监督,切不可自行试验。

如果在试验进行中或结束后,宝宝都未出现过敏反应,那么医生将会调查其他可能引起宝宝症状的原因,如肠绞痛或乳糖不耐受。如果宝宝出现过敏反应,就可以确诊宝宝对牛奶蛋白过敏。

之后,您只需要对宝宝进行饮食回避就可以避免过敏了,医生会在适当的时候再次建议进行食物激发试验,以此来确定宝宝是否对牛奶蛋白不再过敏。如果确定宝宝不再对牛奶蛋白过敏,此后就可以恢复正常饮食了。

当然,过敏反应有不同的类型,那就需要有不同的测试来诊断牛奶蛋白过敏。如果医生怀疑您宝宝的牛奶蛋白过敏是IgE引起的,他们可能还会建议宝宝做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或血液检查3。

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

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是将少量的牛奶滴在宝宝的皮肤上,再用点刺针轻轻地刺入皮肤表层,然后在15-20分钟内仔细观察点刺的部位,看是否出现过敏反应。如果发生过敏反应,那么就可以在点刺部位看到一个小红点,医生会结合宝宝的病史及其他因素来解读试验结果,并给予避免宝宝再次过敏的建议。

血液检测

血液检测是通过检测宝宝的血液中是否存在牛奶蛋白特定的IgE抗体以及IgE抗体的水平,来辅助诊断宝宝的牛奶蛋白过敏是否为IgE介导的过敏反应。

重要小贴士

过敏试验必须由医生完成,个人是不可以私自进行测试的,以免发生意外或危害宝宝的健康哦。

这几项测试,哪项更重要?

既然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和血液检测很快就能知道结果,是不是应该优先选择呢?不是的,一般在做这两种检测之前,必须先在医生指导下完成饮食回避与食物激发试验,而且这些测试只是辅助诊断IgE介导的牛奶蛋白过敏,即速发型过敏反应,并不能说明宝宝不存在非IgE介导的过敏反应,即迟发性过敏反应。亲爱的妈妈们,即便确定宝宝是牛奶蛋白过敏,也请不要过于担心和焦虑,相信医生会给宝宝制订出有效的应对方案。而你需要做的就是找到宝宝过敏的源头,避免他们发生过敏,比如饮食回避。正所谓“知己知彼”,相信了解如何诊断牛奶蛋白过敏的相关知识后,全家人可以不再困扰,轻松面对牛奶蛋白过敏宝宝的成长。

美好景像、美赞臣 )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均为知识科普,仅供参考,不代表产品功效,理性阅读与理解。本产品不能替代药品,请理性购买!
分享:
相关资讯
更多>>
  • 三天内
  • 一周内
  • 一个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浙B2-20110190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00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