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婴童网
招商
品牌
商机
展会
产品
企业
资讯
专题
视频
店铺
开店
经销商
婴童网首页 > 母婴资讯 > 市场新闻 > 正文
母亲节鲜炖燕窝销量暴涨,被“贵妇”吃上市的「燕之屋」棋落何处?
行业编辑:林夕
2024年05月20日 09:01来源于:营养品情报
分享:

上游产量的激增叠加现代工艺的加持,燕窝这一昔日稀缺珍品如今已逐渐成为中高产家庭日常消费品。根据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母亲节消费观察》,在今年的母亲节,传统保健品成为消费者的心头好,其中鲜炖燕窝的成交额同比增长超40%。

品类热度持续攀升,市场潜力充分释放,从业者应如何透视市场、抢占赛道?本篇内容,「营养品情报」将聚焦于燕窝领域的头部品牌「燕之屋」,与大家一起探寻燕窝在保健食品行业的发展现状、品类痛点与增长机会。

母亲节鲜炖燕窝销量暴涨,被“贵妇”吃上市的「燕之屋」棋落何处?

十三年闯关五次

终成“燕窝第一股”

燕窝即几种雨燕和金丝燕通过其唾液与其他物质混合所筑成的巢穴,它属于药食同源类的高端滋补品,具有滋阴润燥、益气补血、美容养颜等功效,一直以来深受女性群体的追捧,也因此,吸引了一众品牌企业加速入局,这其中,行业领跑者燕之屋的发展备受关注。

将时间拉回到上世纪80年代,1989年,燕之屋创始人黄健放弃中学老师的“铁饭碗”,入职韩资企业,在任职期间常往返于马来西亚,借此机遇,他发现了燕窝这个还未在中国兴起的巨大蓝海市场。

1997年,黄健回国创立燕窝公司「双丹马」,于2002年将公司名改为“燕之屋”,并在厦门开出第一家燕窝专卖店,截至目前,燕之屋坐拥超700家门店。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2年零售额计算,燕之屋是中国溯源燕窝市场最大的燕窝产品公司,市场份额为14.0%。

然而,即便是一路高歌猛进的燕之屋也在迈向“燕窝第一股”的路上多次撞上南墙。据悉,燕之屋曾在13年间连续5次冲击IPO,最终于2023年12月才在港交所挂牌交易。

纵观其上市之路,可谓是波折重重。

早在2011年,燕之屋就开始了赴港上市的准备。然而,同年发生的亚硝酸盐含量超标几十倍的“毒血燕”事件让燕之屋的品牌形象受损,其门店数量从500余家骤降至100余家,首次上市计划全盘覆灭。

与燕之屋一同遭遇灭顶之灾的还有整个燕窝市场,国燕委数据显示,中国燕窝行业销售规模从2011年的65亿元开始下滑,在 2013年短暂回升至60.5亿元之后再无明显增长。

直至2017年,燕窝市场才逐渐回温。于是,沉淀两年之后的燕之屋再次赴港上市,但或许由于其未在香港取得经营燕窝的资质,“二进宫”依然铩羽而归。

两次赴港上市失败后,燕之屋将目光放在了A股。然而,2022年9月,面对证监会近两万字反馈意见和57条追问,其中包括要求公司说明燕窝营养价值权威出处的考题,燕之屋选择默默离开了考场。

两个月后,燕之屋再次递交上市辅导备案材料,重启A股上市,但一直杳无音讯。直至2023年12月,燕之屋终于历时十三年完成了其赴港上市的美梦。

也正是透过其困难重重的上市经历,可以窥见目前燕窝产品在市场上面临着的困局。其一,从品类本身来看,燕窝的实际功效一直缺乏充足的研究成果证明,其备受吹捧的明星成分“唾液酸”,人类肝脏就能够自给自足;其二,从产品层面来看,燕窝产品在创新上也一直未见突破性进展,从干燕窝到鲜炖,更多局限在产品形式的创新上,这其中的发挥空间是相对有限的。

市场需求持续扩容

产品研发成痛点

据公开资料显示,中国是燕窝最大的消费市场,占全球消费份额的百分之八十。

燕之屋作为国内“燕窝第一股”,在上市后发布的首份财报中显示,2023年其总营收高达19.64亿元。虽营收乍看亮眼,但实际净利润却并不算高。并且这种情况并非偶发,2020年-2022年,燕之屋的每年的收入都高达十几亿,但其对应的净利润最高的年份也仅有2.06亿元。

究其原因,或许可以归因于其“以流量打天下”的商业策略。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2年及2023年前五个月,燕之屋的广告及推广费分别为2.36亿元、2.69亿元、3.26亿元、1.25亿元。“豪掷千金”邀请刘嘉玲、赵丽颖、巩俐等重量级女星作为代言人,同时还入驻全国各地知名商圈、商场等流量聚集地,狂刷品牌“存在感”。和营销投入相比,燕之屋的研发显得“相形见绌”。2020年-2022年燕之屋的研发开支仅在两千万上下。

重营销轻研发的打法下,燕之屋又是否能够在逐渐“白热化”的牌局中站稳脚跟?从市场格局来看,无论是初出茅庐的「小仙炖」还是老字号「同仁堂」等都已在这一赛道加码布局。如后起之秀「小仙炖」已先后完成5轮融资,并自2017年起连续六年强势登顶全国鲜炖燕窝销量第一的宝座。

《2022-2028中国燕窝市场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中国燕窝市场规模将超过千亿元。总的来看,此赛道虽市场增量不断,但从业者面临的挑战还有很多,例如,不仅仅要解决原料本身功效不明确、可替代性强以及产品创新度不够等诸多问题,还要持续夯实自身壁垒以抵御更多实力强劲的竞赛者。

可以说,随着滋补类营养品不断占据大众视野,燕窝行业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降低营销力度、加大产品研发投入,找准方向打造差异化产品或是燕窝品牌把路越走越宽的机会所在。

营养品情报 )
分享:
相关资讯
更多>>
  • 三天内
  • 一周内
  • 一个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浙B2-20110190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00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