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婴童网
招商
品牌
商机
展会
产品
企业
资讯
专题
视频
店铺
开店
经销商
婴童网首页 > 母婴资讯 > 产品知识 > 正文
如何选择进口奶粉 贸易渠道进口的奶粉和海外直邮进境的奶粉有什么区别
行业编辑:婧宸
2021年03月18日 17:03来源于:杭州海关
分享:

随着婴幼儿配方乳粉注册制的落地实施后,国产奶粉也得到了不少宝爸宝妈们的青睐。但是还是部分的宝爸宝妈会更加喜欢给宝宝购买进口奶粉,那么今天就来聊聊如何给宝宝选择进口奶粉?

目前,从进口渠道来分,主要是有两种:一种是通过一般贸易渠道进口的奶粉;一种是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购买或者海外直邮进境的奶粉。那么问题来了,这两种渠道购买的进口奶粉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如何选择进口奶粉  贸易渠道进口的奶粉和海外直邮进境的奶粉有什么区别

问:进口奶粉的两个概念

一般贸易渠道进口的奶粉

1.奶粉配方要获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配方注册,它的配方营养成分是按照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进行生产的。

2.生产企业要在海关总署进行注册,未经注册的境外生产企业的乳品不允许进口,获得注册的生产企业清单会在海关总署官方网站公布。

大家可以通过这个路径查询:海关总署门户网站—“热点”信息栏—进出口食品—信息服务—业务信息—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信息—进口乳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名单。

3.奶粉进口商应当按照《进口食品进出口商备案管理规定》向其工商注册所在地海关申请进口食品收货人备案。

此外,所有以一般贸易进口的乳制品都需要提供出口国(地区)的官方卫生证书。

说白了,就是国外奶粉的品牌,开辟一条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奶粉生产线,按照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标准中的营养成分含量要求进行生产,并且只销往中国,并不在原产国销售。

这种进口奶粉,我们可以直接在国内的实体店购买到,如母婴店、商场或超市等。它的外包装上印有中文标签,并且中文标签必须符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GB13432)等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

大家也可以登录海关总署门户网站—“热点”信息栏—进出口食品—信息服务—业务信息—进出口乳品监管重要信息,查询乳品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中文标签一定是要提前印制在最小销售包装上的,如果是在原标签上额外粘贴中文标签的,是不能在实体店售卖的。这也是识别该奶粉真伪的一个好办法哦!

跨境电商零售的进口奶粉

它的配方是按照原产国的相关标准进行生产的,在原产国售卖。这种进口奶粉,可以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进行购买,属于个人自用物品,这类奶粉也是我们常说的海淘奶粉。它们的外包装上是没有中文的,而是纯外文的。

经常有宝爸宝妈致电我们12360海关热线,问为什么他们从跨境电商平台购买的进口奶粉外包装上没有中文标识?我买到的是不是假货?在这里我们要告诉您,如果您从正规合法的跨境电商平台购买的海淘奶粉,它外包装上是没有中文标识的哦!

虽说如此,但跨境电商企业仍需依法向消费者履行提醒告知义务,会同跨境电商平台在商品订购网页或其他醒目位置向消费者提供风险告知书,消费者确认同意后方可下单购买。告知书应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1. 奶粉要符合原产地有关质量、安全、卫生、环保、标识等标准或技术规范要求,但可能与我国标准存在差异。消费者自行承担相关风险。

2. 奶粉直接购自境外,可能无中文标签,消费者可通过网站查看商品中文电子标签。

3. 消费者购买的奶粉仅限个人自用,不得再次销售。(这条要求宝爸宝妈一定要严格遵守哦!)

问:两种进口奶粉如何选购

我国对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成分是有要求的。这些都会在奶粉后面的营养成分表中标注出来,合格的配方奶粉在必需成分上都差不多,差异主要体现在可选择成分、工艺和原料上。

不同国家的要求有所不同,各国在制定婴配粉的标准时,为了更好地适应本国婴儿的需求,在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制定的标准基础上,还要考虑本国的饮食结构、国民体质和母乳成分等因素。

例如:有的欧美国家饮食结构以牛肉、奶酪为主,食材钙铁锌含量高,因此本土奶粉钙铁锌添加量就会减少;而饮食结构以海产品为主的国家,奶粉中的锌和碘含量就会受到控制。所以,各国的标准根本就不可能完全一致。

如上所述,由于进境的渠道不同,管理的要求也不一样,因此,同一个品牌的进口奶粉,它的营养成分信息不一样的情况也是可能存在的。

敲黑板

所以啦,各位宝爸宝妈们选购进口奶粉,不管是实体店购买,还是海淘,首先要选择正规渠道,如大型商超、跨境电商平台官方店等;其次,也是最关键的,就是要根据自己宝宝的身体状况,结合家庭饮食结构和营养需求,对照进口奶粉的营养成分信息,进行选购。

总之,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杭州海关 )
分享:
相关资讯
更多>>
  • 三天内
  • 一周内
  • 一个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浙B2-20110190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00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