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婴童网
招商
品牌
商机
展会
产品
企业
资讯
专题
视频
店铺
开店
经销商
婴童网首页 > 母婴资讯 > 市场新闻 > 正文
辅食,精准喂养的下一站
行业编辑:智旻
2022年11月05日 09:01来源于:EBH母婴时代
分享:

随着新生代父母对于婴幼儿成长中营养健康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精细化的喂养方式也愈发明显,婴幼儿辅食市场才能够得到飞速发展,各大新兴品牌、乳企、休闲零食企业等都相继入局辅食市场,细分品类愈加丰富,婴幼儿辅食市场在近几年发展得风生水起。

而现在,随着市场竞争开始激烈,各大品牌也开始进入创新阶段,大多数产品依旧是以营养元素的添加为主,有部分品牌开始推出精准喂养概念,将婴幼儿辅食再次细分,从年龄、营养需求上,此概念的推出还属于试水阶段,但对于消费者而言,会让部分精细化消费者感到受到品牌的重视,并且对于婴幼儿而言,是需要更加精准的营养摄入,这一发展方向是值得企业去深挖的。

精准喂养概念的出现

根据权威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婴幼儿辅食市场规模已超过4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3%。预计未来我国婴幼儿辅食市场规模将保持每年1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过700亿元。

随着资本的助推和消费观念的提升,婴幼儿辅食市场得以快速发展,并且在未来发展中婴幼儿辅食市场还有较大发展潜力值得各大企业去挖掘。而现在婴幼儿辅食市场中,各大品牌所推出地产品和其宣传的卖点相差都微乎其微,行业内同质化较为严重,需要创新型产品的出现。

其中,精准喂养是近两年在婴幼儿辅食市场被提起的一大概念,随着新生代消费人群逐渐占领婴幼儿辅食市场,对于婴幼儿饮食方面会更加重视、更加科学喂养。

据《2020 京东母婴婴幼儿辅食趋势报告》指出,京东平台营养辅食类目用户(消费者)呈现明显年轻化趋势,85 后成为婴幼儿辅食市场的主要购买人群,且 90 后父母增长得更为明显,他们不再执着进口产品与价格,而是关注天然成分与产品的营养配方,推动了辅食产品向有机化、高端化的快速发展。

目前,在婴幼儿辅食市场中,已经有个别企业开始在年龄上推出精准营养产品,另外,还有部分品牌推出一周辅食,也就是将一周的婴幼儿辅食都搭配好,消费者食用起来更加便捷。

精细化喂养产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并且品牌产品的精细化,也让消费者感受到自身受到重视,能够俘获部分高端化、个性化消费者的需求。

年龄细分精准到,营养、辅食形态中

据了解,不同年龄、性别等所需营养不同,另外,营养的吸收也受环境、气候、饮食习惯等影响,而代谢特征、遗传特征、肠道微生态、自身活动、膳食模式和食物摄入量等也会对营养的吸收起到一定的作用。

而对于婴幼儿,营养的摄入对于成长是较为关键的存在,并且每个阶段所需营养的种类和含量是不同的,摄入量过高和摄入量过低都对婴幼儿成长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在婴幼儿需要摄入辅食的时期,前期婴幼儿配方奶粉就可以满足婴幼儿的所需营养,而到6个月后,婴幼儿需要更多营养的摄入,就需要辅食的额外补充。

除了营养所需外,不同年龄阶段的婴幼儿所需要的婴幼儿辅食形态也不同,前期主要是米粉类、泥状辅食的加入。

根据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发布的《中国婴幼儿辅食产业发展报告》显示,6月龄的婴儿添加泥糊状软滑的辅食,可锻炼婴儿的口腔吞咽食物的动作;7~8 月龄的婴儿添加煮烂的泥糊状果蔬泥、质地稍厚些的糊状食品,可诱导或促进婴儿的蠕/咀嚼动作发育,有助于牙齿萌出;对于 9~10 月龄的婴儿,添加细颗粒、小块状的食物或质地软的碎块食物;对于 1~1.5 岁的幼儿,仍需要提供相对细软些的食物,如可以提供小软块状食物。

比如在面条品类中,根据婴幼儿各生长阶段吞咽咀嚼能力的不同,设计出颗粒面、碎碎面、线面、蝴蝶面,更好地适应不同阶段婴幼儿食用。

营养搭配与均衡

据了解,生命最初1000天(从怀孕开始到生后两周岁)是成长较为关键的时期(儿童营养状况改善的窗口期),也是智能发育(如感知觉、运动协调能力、语言)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营养不良将对儿童的健康状况和发展潜能造成不可逆且无法弥补的影响。

根据《中国儿童身高管理现状调研报告<2020>》数据显示,我国有47.2%的儿童身高处于平均水平,有30.8%的儿童身高处于中下或生长迟缓水平,调研的8842名儿童中54.2%的儿童当前身高水平还没有达到遗传水平。其实这一现象也与前期的营养摄入、母乳喂养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婴儿月龄增长到 6个月时,母乳所提供的营养,包括能量、蛋白质、维生素 A、铁和其他微量营养素,已不能完全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需及时添加辅食。

而现在除了在年龄是进行精细化喂养外,婴幼儿辅食也在追求每天的营养摄入,一周营养的推出,摄入营养的丰富度较高,并且食用时也较为方便。

比如某品牌推出了“辅食5阶精准喂养体系”是以科学分阶为原则,宣称从生理、营养、感知力三维度深刻洞察宝宝成长的需求,根据宝宝最显著的体征,将宝宝划分为五个阶段:1阶(能坐了)、2阶(爱咬了)、3阶(爬得溜)、4阶(能独站)、5阶(走得稳)。并且该品牌还为每一阶组合搭配米粉、面条、米饼、磨牙棒、饼干等多个辅食品类。

另外,某品牌推出了一周米辅食,宣称“一周7天,营养不重样”,其中有胚芽藜麦扁豆粥、胚芽荞麦小米粥、胚芽双麦粥、胚芽小米赤豆粥、胚芽小米玉米粥、胚芽青稞扁豆粥、胚芽燕麦粥,每个产品中都有其主打的营养。

还有品牌推出的是婴幼儿7日辅食粥,主打“一周吃进18种营养食材”,分别有鸡肉菌菇辅食粥、三文鱼胡萝卜辅食粥、鳕鱼虾仁辅食粥、牛肉南瓜辅食粥、猪肉山药辅食粥、牛肉芹菜辅食粥、贝柱莴笋辅食粥,荤素搭配,营养更加均衡。

现阶段还处于概念大于品质的阶段

根据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发布的《中国婴幼儿辅食产业发展报告》显示,调查儿童家庭月收入情况,5000 元以下占 30.2%,5000~10000 元占48.3%,10000~20000 元占 17.1%,20000 元以上占 4.4%,接近 50%的家庭月收入在 5000~10000 元。平均每个月用于婴幼儿辅食支出费用200~600 元的占 53.1%,600~1000 元的占 24.7%,而 200 元以下和 1500 元以上的分别占 12.3%和 9.9%。

而精准喂养正是将销售群体瞄准金字塔顶端,这些品牌不断将精准喂养进行拔高,推出精准喂养概念的品牌所推出的产品大多布局超高端市场。

比如某国产品牌推出的婴幼儿7日辅食粥,每套净含量15克,共7套荤素搭配售价159元;而某品牌推出的谷物粥相对价位较低,一周米净含量350克售价26.8元,两者之间价格相差比较大。其中后者与普通婴幼儿辅食粥价格相差较小,但前者将自身产品打造成了超高端产品。

辅食的精准喂养也因为大多数产品高端的价位被质疑,对于分阶营养的争议比较大,认为分阶营养是概念产品。因为婴幼儿辅食市场还处于初步发展时期,而精准喂养更是较为领先的概念,其实现在精准喂养在婴幼儿辅食市场确实还处在概念性阶段,婴幼儿辅食市场规模还比较小,各大布局品牌还是以新兴品牌居多,并且这一概念发展时间也较短。

虽然处于概念阶段,但是目前分阶、一周营养出现,也为婴幼儿辅食市场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并且产品的精细化管理的方法,通过这样的阶梯划分,让消费者感知到企业的专业度。

精准喂养会成为未来趋势

精准营养的目标在于针对特定的个体、在正确的时间提供科学合理的精细化营养干预方式,对潜在疾病进行预防和控制,达到促进人群健康、改善临床疾病状态的效果。

这一概念其实在国内发展时间较短,据了解,中国营养学会结合我国人口膳食特征、不同年龄和性别人群生理需求状况以及营养学研究进展,制定和完善了适合我国人口营养需求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这成为了精准营养在国内发展基准。

随后,我国提出健康中国2030规划,出台关于营养对健康促进的2030规划,强调了营养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提出力争2030年消除营养不良。

对于婴幼儿辅食市场而言,精准喂养是未来深挖趋势之一,也是值得各大品牌投入的方向之一。因为随着新生代消费群体对于婴幼儿成长中营养摄入和喂养品质的重视,婴幼儿辅食市场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并且婴幼儿对于营养的需求和辅食形态、味道的要求等,都可以在精准喂养中体现。

比如,初步摄入婴幼儿辅食的婴幼儿首先要确认其是否有某一食品过敏的现象。对于特殊群体,精准喂养观念更为重要,不仅要避免过敏食品的摄入,还要寻找这类营养元素的替代食品。现在婴幼儿辅食市场,关于低敏辅食的产品也在不断增多。

认知&浅评:随着消费观念的提升和精准营养风向的推动,婴幼儿辅食市场在精准喂养方向是需要深入探索的,既能够将婴幼儿辅食品类进行细分和扩展,又是这一市场可创新发展的方向之一。只是现在精准喂养这一方向还处于概念阶段,需要各大品牌不断深入挖掘。

EBH母婴时代 )
分享:
相关资讯
更多>>
  • 三天内
  • 一周内
  • 一个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浙B2-20110190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00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