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婴童网
招商
品牌
商机
展会
产品
企业
资讯
专题
视频
店铺
开店
经销商
婴童网首页 > 母婴资讯 > 市场新闻 > 正文
售价1300块的“神水”,正在“收割”直播间里的老年人
行业编辑:林夕
2024年05月20日 09:03来源于:营养品情报
分享: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持续加剧,老年群体对健康的需求愈发显著。在互联网及消费模式的变革下,通过线上平台(诸如直播间)购买已逐渐成为部分老年消费者的新选择。然而,直播间“保健品”坑老现象却频频引发舆论关注。

5月11日,《工人日报》刊文,1300多元的“神水”,保质期竟长达10年,到货后才发现,厂家生产许可证已注销,直播间保健品何以“收割”老年人?
老年人高品质生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科学的营养支持是实现高品质的关键之一!未来,老年营养健康新需求会更多元更旺盛,其市场地位开始从边缘转向主流。

售价1300块的“神水”,正在“收割”直播间里的老年人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在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的框架下针对网络虚假宣传进行了更为具体的规定,从而涵盖各类线上推广和营销形式,为更加有效地治理此类市场乱象提供针对性指引。

直播间保健品

何以“收割”老年人?

一瓶咀嚼片能治四五种病、4盒药片就能让胃黏膜变得光滑厚实富有弹性、一个枕头就能让多年的颈椎病痊愈……如今,在一些网络直播间,充斥着类似的保健品销售话术,吸引了不少有健康焦虑的老年人购买。

有的产品号称有治疗奇效,到手后查看说明才发现只是普通食品;有的下单时号称一个疗程就能见效,后面商家却变着法地让消费者追加购买;有的包装上标注的生产厂家,查询时居然已经注销……

2020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网络直播中不得出现医药器械及保健品类广告”。但是,现实中一些直播间依然“花招”频出,通过夸大效果、虚假宣传等手段销售各种保健品,使得一些老年人“掉坑”。

直播间里保质期长达10年的“神水”

“一瓶水卖1300多元,而且保质期长达10年,这到底是怎样的‘神水’?”前不久,重庆市民郭畅(化名)在网上发布视频,讲述了他母亲网购保健品的一段经历。

郭畅的母亲今年69岁,一直睡眠不好,胃肠也有些小毛病。一次看直播时,郭畅母亲购买了一款饮用水产品。主播声称喝了此水能改善睡眠、调理肠胃。收到产品后,郭畅替母亲先尝了一口,嘴唇和舌头立刻感到强烈的酸涩味。

“当看到瓶身并未标注生产许可证时,我就起了疑心。”郭畅说,他拨打了包装上的厂家电话,得到的回复是:“生产许可证还在申请”。他又通过生产厂家所在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查询获知,其食品生产许可证一年多以前已经被注销。随后,他向相关部门进行了举报。事后,该直播间被关闭,郭畅母亲也收到了退款。

郭畅回忆道,自从学会网购,他的母亲大部分时间就在手机里逛各种直播间,最热衷的就是买一些声称能治疗或调理胃肠的保健品。“去年,她在另一个直播间也买过保健品,花400元买了一个疗程。主播说服用后胃黏膜会变得光滑厚实富有弹性,不再反酸胀气。可是,服用后没有任何效果。还是我极力反对,她才没有继续追加购买。”

记者采访发现,像郭畅母亲这样沉迷直播间网购保健品的老年人,生活中不在少数。在网上搜索“直播带货”“保健品”等字样,有很多带着“高科技”“高效能”等标签的保健品,从功能马甲、能量枕头等生活用品,到压片糖果、固体饮料等食品,可谓五花八门。

直播间里的“花招”

“在售卖保健品的直播间,主播们使用的招数也让老年人防不胜防。”郭畅坦言,在各种“花招”的攻势下,老年人容易丧失对虚假产品的辨别能力。他举例道,母亲之所以愿意花1300多元购买一瓶饮用水,也是被瓶身标注的“荣获国际发明专利”“欧洲专利号”等称号所蒙蔽,认为该产品很靠谱。

一位供职于重庆某三甲医院老年病科的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在推销保健品过程中,加入一些所谓的“学术词”“高端词”,是很多直播间商家的惯用手法。“这些词听上去很专业,容易博得老年人的信任。”

“其次,还有一种‘打擦边球’的方式。”该主任医师说,主播介绍保健品时不会直接描述功效,而是尽可能多地描述具体状况,并且表示如果出现上述症状,食用此类产品后能有明显改善,以此暗示产品具有治疗功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保健品不以疾病治疗和预防为目的,我国批准受理的保健食品的保健功效有27种,主要针对血脂、血糖、记忆、脂肪肝或者肝损伤等方面的调节,而且多是使用“辅助”“改善”“促进”等字样,而非“治疗”“预防”等。

“有的主播宣传的保健品功效,夸张到令人震惊。”家住重庆渝北区的阳女士说,为了防止父母上当受骗,她总是陪他们看直播。“有次看到某直播间正在销售一款‘功能项链’的保健品,主播甚至声称偏瘫患者带上项链,可以直接站起来行走,明显是忽悠人。”

此外,阳女士告诉记者,她在陪父母看直播过程中,还遇见过“直播间变剧场,演戏炒作卖货”的招数。在某直播间,一名主播先是声情并茂地讲述一位老人解除病痛的剧情,讲到一半竟推销起了保健品。

银发族养生重要的是养心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96亿,其中,约1.7亿人是网民。“从做儿女的角度看,父母愿意接触网络,其实是好事。但因为有太多的‘坑’,又让我们担心不已。”郭畅的话,说出了许多子女的心声。

重庆市保健服务行业协会相关人士表示,老年人通过手机了解养生、购买保健品,是主动适应时代变化的表现,值得鼓励和肯定。但是,银发族养生重要的是养心。“有些老年人表现出健康焦虑,只要听闻保健品有什么功效,就迫切想买来试试,这种浮躁的消费心态不可取。”该人士进一步说,老年人要清楚保健品并非药品,更不能将治疗疾病的希望寄托于此。

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提醒,选购保健食品一定要认清、认准产品包装上是否有“蓝帽子”标识及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法律人士也提醒,老年消费者应保持理性,不要盲目相信主播的介绍和广告说辞,尽可能到合法正规的线下门店或线上官方旗舰店购买,并索要发票或销售凭据,作为举证维权的依据。

记者注意到,对于网售保健品存在的一些乱象,上海、宁夏等多地已经发布规定,明确医疗、药品、保健食品等不适宜以网络直播形式营销。“希望相关部门继续加大整治力度,让网络上的‘坑’少一些,让质量过硬的保健品多一些。”郭畅说。

来源:庶正康讯、工人日报

营养品情报 )
分享:
相关资讯
更多>>
  • 三天内
  • 一周内
  • 一个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浙B2-20110190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00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