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婴童网
招商
品牌
商机
展会
产品
企业
资讯
专题
视频
店铺
开店
经销商
婴童网首页 > 母婴资讯 > 行业观点 > 正文
丁海东:户外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新支点
行业编辑:颖子
2021年01月06日 08:39来源于:CPE中国幼教展公众号
分享:

户外游戏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的新支点,只有室内、户外两个空间取长补短,才能构成完整的幼儿园课程,但是在以往很长时间,我们把户外活动看做是室内教育的延伸,没有把户外课程真正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学前教育硕士点学科带头人,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会理事丁海东先生在CPE中国幼教展同期中国学前教育发展大会上,以“幼儿园户外运动课程:价值、理念、实践”为题,全新解读了户外运动课程的价值,分享了对户外活动的研究心得,以及园所环境创设实践的经验。

丁海东:户外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新支点

丁海东先生在大会演讲

全文:3757字,预计6分钟

导读:

★ 室内户外两个空间取长补短;

★ 户外活动组织需生态化构建;

★ 户外运动课程构架关键点;

★ 户外活动设计六大理念;

★ 户外活动设计五大要点;

★ 园所环境创设五大原则。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国家政策高度重视游戏活动,在《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文件中超过10次提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工作原则。

最近,国务院下达了关于教育改革和战略评价的文件,里面也特别提到评价幼儿园老师就是看能不能坚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室内、户外两个空间取长补短,才能构成完整幼儿园课程

从课程构建来看,完整的课程是两架马车并驾齐驱,一定是室内、户外两个空间的取长补短,才构成了完整的幼儿园课程。

我们要意识到,户外活动可以弥补室内活动的弊端和缺陷,包括主题的僵化与机械、空间的狭隘与封闭、材料高结构化与非自然化、认知学习的偏重、游戏运动性的欠缺等。

户外活动可以自主与各个主题空间结合,材料更具低结构化与自然化,娱乐性与嬉戏性游戏体验更能体现运动的挑战性与竞争性,这就决定了幼儿园课程文化构建不能忽略户外游戏。

户外活动组织需安排充分的时间和生态化构建

游戏发生最重要的场所、最开拓的场所,最能够亲近自然的场所就是户外。

我们发现,这几年在学前领域做的卓有成效并引人注目的幼儿园,在户外课程方面都是有亮点的。

它展示的是孩子发展状态,能够非常打动我们的都是孩子在户外活动中的表现,勇敢、自主、独立、专注、阳光、健康、和谐……往往在户外课程当中展现极致。

但是,我们常把户外活动看做是室内教育的延伸,没有把户外课程真正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首先,户外活动要有充足的时间。在《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要求,“幼儿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

小孩子在幼儿园一整天8小时,一半时间用于生活环节,就是小孩子吃饭、喝水、睡觉,大约4个小时,这基本上在室内完成的,算是保育职能的类型。

尽管生活也是课程,也有老师教,但是教育职能并不在里面。

教育职能主要是在另外的4个小时,这4个小时才真正意义上能称为聚焦于孩子学习支持的时间段,是真正聚焦的服务于孩子学习的课程。

此外,过去,我们思考幼儿园课程问题,都在考虑集体教学,集体教学除了体育课一般都在室内,户外活动往往比较随意的,缺乏组织性和计划性,也缺乏设计,这是一个重大的缺失。

现在,我们特别强调幼儿园课程要生态化构建,就是强调完整性。

户外运动课程构架关键点:与自然亲近、与土地乡情融合

从词源学追溯,“游戏”是“走”字旁,它最适宜的空间一定是室外,后来游又变成了三点水,就是自然亲近的意味,也是跟户外相关的。我们知道,道家文化是亲自然的,所以游戏本来就是户外的。

从历史传承角度来讲,游戏在历史上也是户外的,传统民间游戏更不例外。我们年龄大一点的人,回顾小时候玩的游戏,包括大树、草地、泥土都是户外的,为什么?因为民间游戏作为从祖先传递下来的游戏,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劳动生产经济发展背景。

从文化变迁角度来讲,过去小孩子参加运动项目是露天的,现在都是体育馆了。过去游戏的场景就是在蓝天和草地下去追逐、嬉戏、打闹、玩耍;今天孩子游戏基本上在室内,在一个角落抱着电子屏幕,陶醉其中。

我一直认为,一个孩子的成长萌芽一定不是去学课程得到的,一定是在幼小年龄里面,从他爬过的树、钻的洞开始的。

当我们歌唱祖国歌曲时是有隐喻的,是长江和黄河不重要,重要的是国的概念形成的起点和家的萌芽。

今天的孩子越来越电子化和室内化了,在教育的设计上,在课程安排上,应该让与自然亲近的,与土地乡情融入一体的传统户外运动,成为今天课程重新构架的关键点,这是传统价值的回归与重塑。

户外活动设计六大理念:自然即课程、运动即人格、渗透即完整、差异即公平、自主即层次、解放即指导

户外活动设计,需要把握哪些理念呢?

第一、自然即课程。

自然支持了孩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自我成长,成为了探索世界的媒介和桥梁。

只要是在户外活动的现场,孩子无论是钻、爬、跳,都是人与自然二者合二为一,就是中国古人所描述的“天人合一”的状态。

第二、运动即人格。

幼儿期的运动绝非仅仅限于身体能力的锻炼,而是蕴含心智、情感,乃至个性与品行的教育宝藏。

孩子只有在动作的时候,才能感知这个世界,与环境互动越多,大脑皮层获得刺激越多,大脑网络神经系统发育就越饱满。

孩子在运动当中可以形成紧张刺激体验和荣誉感,同样,在困难当中的坚持品质也都可以在运动中获得,所以运动即人格。

第三,渗透即完整。

在运动过程当中,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各项领域发展都是互相渗透的,最终指向身心素质的提升与完善。

第四,差异即公平。

在户外运动过程中,孩子们一定是不整齐的,这种千差万别不像集体教学那么统一,这恰恰表达了教育的公平理念。

只要每个孩子都是积极参与游戏的,就都是在探索,在发展,在学习,就是在按照自己的最高水平表现对游戏的参与方式与兴趣,所以游戏是最公平的发展。

第五,自主即层次。

在游戏中,每个孩子都是自主的,每个孩子都在表现自己的发展水平,他一定是做跟能力实力相一致,又稍高于现有水平的事情。

太简单的事情,不刺激,不好玩,他是不会做的。

儿童在游戏里面总是在不断创造自己的刺激发展,所以自主即层次,游戏是我们教孩子、促进孩子学习的最佳路径。

第六,解放即指导。

我们经常把老师的指导和游戏自主看成有你没我的关系,其实,老师的指导是手段,儿童的自主才是目的。

孩子越是自主,充分释放自己的愿望和兴趣,越说明老师指导的高明。

指导不一定是连动带跳,连喊带叫,非得要伸出手,非得要张开嘴,有时候默默关注就是一种鼓励,就是一种默识,就是一种支持,就是一种对儿童游戏的推进。

在活动游戏现场,老师优雅的、从容的、专业的姿态才是我们所期盼的。当孩子自主的时候就充分让他发挥自主,这是游戏的最佳状态,所以解放即指导。

户外活动设计五大要点:开放性、自主性、探索性、互动性、冒险性

从游戏类型分,户外游戏活动一般分两大类:有规则游戏和创造性游戏;如果从功能角度分类,则可以分五大类:运动类、表演类、构建类、美工类、探究类。

户外游戏活动设计,要特别把握五大要点:

第一,突出的开放性。

强调环境向所有的孩子开放,所有的孩子共享户外的环境资源。

第二,充分的自主性。

强调孩子在前,老师在后。在户外游戏当中,不是老师领着孩子玩,如果领着孩子玩就变成了教学,应该是孩子领着老师玩,一定要发挥孩子自主。

第三,亲近自然的探索性。

给予孩子一定的探索空间,通过对各种各样的动植物生命现象的感知,亲近自然,探索自然,这也是最大的优势。

第四,同班互动。

只有面对共同的任务和目标,在行动当中完成一个配合和默契,才会走向合作。

第五,负有挑战的冒险性。

户外是开放的空间,高、长、深不受局限,是对孩子有一种敢于尝试的冒险意识的培养。

只有做到这五点,才能凸显户外活动的独特优势和价值。

园所环境创设五大原则:低结构、多功能、动态性、个性化、亲自然

环境创设的第一原则一定是在做中学,不是在看中学。低结构的、多功能的、动态变化的环境创设,对于儿童才有价值。

如果一个设备是固定的,它很美,很好看,有审美意义和价值,但是孩子不能动,不能操作,不能创意,不能满足自己的兴趣,它再好看也是中看不中用的。

当下,幼儿园很大程度上都在追求好看、精细、精致、精美,但是你会发现有太多的环境离儿童太远了。

孩子只能看,不能动手,那个环境只是像到博物馆参观而已。

幼儿园环境创设一定是个性化的。每个幼儿园户外空间现实条件、空间是不一样的,我们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这样才富有个性,没必要盲目学习照搬照抄。

此外,在亲自然方面,如果幼儿园可以种树,种三十种树,一定要三十种不同的树。

在教师指导上,我们强调观察为首,学会欣赏,幼儿在前,教师在后,敏锐直觉,及时出手。在开始和结束的环节,材料是孩子选择的,结束收拾也是自己做的。

最后,我认为,游戏是可以形成方案的,但方案不是预设的,而是事后记录。所以,游戏不是一种可以预设的课程资源,而是一种生成的课程资源,只有抓住了游戏,我们课程创生价值才能够进一步体现。

本文根据现场速记精选

CPE中国幼教展公众号 )
分享:
相关资讯
更多>>
  • 三天内
  • 一周内
  • 一个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浙B2-20110190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00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