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婴童网
招商
品牌
商机
展会
产品
企业
资讯
专题
视频
店铺
开店
经销商
婴童网首页 > 母婴资讯 > 国内新闻 > 正文
第二类疫苗的流通改革 疫苗“二类转一类”
行业编辑:婧宸
2017年02月10日 15:18来源于:光明网-时评频道
分享:

国务院办公厅7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 逐步推动将安全、有效、财政可负担的第二类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使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接种服务。

控制传染性疾病最主要的手段就是预防,而接种疫苗被认为是最行之有效的措施。因而疫苗的发现可谓是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对于疫苗的作用,世卫组织中国代表处公共关系和对外事务高级顾问安吉拉表示,疫苗是防止一系列致病和致死儿童疾病的唯一途径。不过,疫苗此类不可替代的作用,要以质量和安全作为基础。大量的问题疫苗事件说明,若是疫苗本身存在质量与安全隐患,那么不但无以起到应有的预防作用,而是对接种者身体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包括身体残疾和生命安全。

目前,国内免费的一类疫苗由省级集中招标采购,并逐级进行配送,冷链条件完全能够得到保障;而自费的二类疫苗则采用市场化的流通方式,允许接种点自行采购。无论从技术上还是监管的能效上,基于牟利的考虑,二类疫苗完全可能处于失控的状态,并带来大量安全性问题。近年来,国内发生的一系列典型的案例如山东济南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暴露出疫苗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因脱离冷链影响疫苗有效性的问题,几乎已成为二类疫苗在质量上的主要问题。包括几年前的山西疫苗案件中,出现了大量的人员的致伤致死,教训极其惨痛。在问题的根源上,不在于生产环节而是流通环节。

基于对疫苗安全问题的担忧,以及公众焦虑情绪导致的不信任,使得接种疫苗的热情不断下降,要么拒绝接种,要么就是到境外去打疫苗,并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与此同时,一些比较重要的疫苗又不得不打,在价格居高不下而质量又难以保证的情况下,将部分安全、有效、财政可负担的第二类疫苗调整成一类疫苗,为消解公众疑虑、提高服务质量、做好疾病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3月,基于疾病的损害、疾病负担、经济损失等综合因素,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疾病预防控制组扩大免疫规划专家兰斯博士表示,建议中国政府把二类疫苗中的五种疫苗,包括流感疫苗、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肺炎/脑膜炎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和轮状病毒疫苗五种疫苗加入一类疫苗管理,以增加免费接种的范围与规模,让国家把这些重要的疫苗统管统配起来。如此做的好处在于,免费疫苗具有免费性、高质量和兜底性三个方面的优势,既是一项公共卫生的基础保障,又是一项服务公众的民生工程。

不过,从整个疫苗质量的现状和需求来看,把好疫苗质量关不能止于 “二转一”之变。疫苗是特殊的商品,把好质量关是其底线。尽管山东济南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件发生后,国务院对《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进行了修改,对第二类疫苗的流通方式作了较大幅度的改革,建立了更具有操作性的溯源制度以及责任追究制度,不过要将其真正落到实处,把所有的疫苗都像一类疫苗那样,做到渠道规范、质量可控、安全可靠,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唯有采取零容忍并负责的态度,让疫苗真正成为保护的利器,如此疫苗“二类转一类”才会锦上添花。

光明网-时评频道 )
分享:
相关资讯
更多>>
  • 三天内
  • 一周内
  • 一个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浙B2-20110190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00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