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婴童网
招商
品牌
商机
展会
产品
企业
资讯
专题
视频
店铺
开店
经销商
婴童网首页 > 母婴资讯 > 国际新闻 > 正文
寓教于乐 美国意大利丹麦幼儿园在用这些教玩具
行业编辑:颖子
2021年09月21日 10:05来源于:CPE中国幼教展
分享:

教玩具应当是趣味性与益智性的最佳结合,帮助幼儿在玩耍的同时,智力、协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得到充分锻炼。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国外幼儿园如何在先进的教育理念的引导下,用教玩具配合教学活动的。

美国加州理工儿童中心:教玩具融入环境与主题课程

在美国,STEM教育早已向幼儿教育界渗透,其中以美国加州理工儿童中心的教学实践最为深入。其创办人Susan Wood,20年前就开始研究学科融合和开发儿童兴趣之间的关系,她领导设计的ECSTEM(Early Child STEM)课程已为众多幼教从业者提供了多方位的训练。

1. 突出的测量和数学相关玩教具

儿童中心的门厅贴心设置了高低两排座椅,分别提供给大人和孩子坐下休息。从门厅即可看出,儿童中心的环境处处体现STEM课程理念,突出的是“测量”。

这里的环境中有很多跟测量有关系的材料。孩子们在玩耍的过程中便能接触到不同形状、重量、体积的材料,摸索其规律和特质。

高矮不同的五边形既是孩子们认识形状的教具,也是储纳工具。大的五边形可以装下小的五边形,但有可能装不下小一些的四边形。

“这是为什么呢?”老师引导孩子思考,答案也五花八门,对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引导孩子去思考,去动手操作实践。

寓教于乐 美国意大利丹麦幼儿园在用这些教玩具

爬行的“隧道”也被做成多边形结构,让孩子们感受多样形状的物体,点、线、面的关系组成,丰富孩子对空间的理解,例如:上面和下面、里面和外面、斜坡、滚动、角度、速度等等。

2. 围绕课程主题利用教玩具,激发儿童创新力

美国加州理工儿童中心的课程每月都有一个新的主题,以完成项目的方式,让孩子们在观察、动手、比较、分析、判断、记录、描述中,培养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型思维和感知世界的兴趣。

例如,老师给孩子们讲述三只小猪的故事,孩子们了解了整个故事的情节。在故事中孩子们还了解了土、木头和石头三种不同的材料对建筑的影响,学会判断哪种材料能承受更大的重量。

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用故事中的三种材料做出手工作品。

寓教于乐 美国意大利丹麦幼儿园在用这些教玩具

在另一个游戏中,老师让孩子们去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建筑,孩子们通过用不同的材料动手去搭建一个稳固结构,无形中学到了建筑和工程方面的知识。

寓教于乐 美国意大利丹麦幼儿园在用这些教玩具

意大利蒙氏幼儿园:“感官教具”引导孩子快乐自主学习

玛利亚•蒙特梭利博士说:人类智慧的产出都是通过眼、耳、鼻、舌、皮肤(视、听、嗅、味、触)五种感觉器官来获得的。感官是一切学习的基础。

为此,蒙氏教室根据孩子的成长需要,配备了丰富的“感官教具”材料。如:通过操作视觉教具如插座圆柱体、粉红塔、棕色梯等,幼儿的视觉敏锐度、精确度越来越高;通过操作听觉教具如听觉筒、音感钟等,培养幼儿敏锐的听觉;通过操作触觉教具如触觉板、温觉板、重量板等,培养幼儿敏锐、精准的触觉;通过操作各种味觉教具如味觉瓶、香料包等,培养幼儿丰富而精准的嗅觉。

寓教于乐 美国意大利丹麦幼儿园在用这些教玩具

粉红塔:通过操作粉红塔的工作,孩子们触摸到完整的正方体,感受到正方体的外形特征,并记住它的名称。等到再次见到正方体形状的物体时,孩子们就有了“正方体”的经验。同时,通过操作粉红塔,孩子们对1—10 的数量关系、差一关系、等差关系、递减关系、递增关系、大小关系等有了深刻印象,为其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寓教于乐 美国意大利丹麦幼儿园在用这些教玩具

视觉追踪器:孩子通过视觉来观察球的走向,可以锻炼视觉捕捉信息的能力,培养视觉敏锐度。

寓教于乐 美国意大利丹麦幼儿园在用这些教玩具

插座圆柱体:包含了四组木质立体插件,每组都插有一排小圆柱体,数目为10个。每个小插件上面有个圆圆的小捏柄,方便将圆柱体放进以及拿出插孔。这套玩具用来做感知训练,锻炼孩子用眼睛区分大小尺寸的能力。

丹麦幼儿园:分年龄段角色扮演类玩具,培养孩子想象力

丹麦被称为童话王国,安徒生的《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衣》等童话的发源地。在丹麦,很多幼儿园都会设置角色扮演区,培养孩子想象力。

丹麦幼儿园角色区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凡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历的事或者感兴趣的事都可以作为游戏素材:比如幼儿有了看病的经历,可以玩“医院”的游戏;有了购物的经历,可以玩“超市”的游戏;喜欢表演,可以玩“小剧场”的游戏等。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丹麦幼儿园所提供的教玩具类型也不尽相同,分为小班组(2-3岁)、中班组(3-5岁)和大班组(5-7岁)。

小班角色:增强角色意识

小班幼儿对角色游戏是很感兴趣的,但他们常常会忘掉自己的角色。所以,对于小班幼儿的角色游戏老师主要着重于增强他们的角色意识。

教师通过提供角色的标志物,比如妈妈的头巾,爸爸的手机,医生的白大褂、听诊器等,让幼儿明确自己的角色。

寓教于乐 美国意大利丹麦幼儿园在用这些教玩具

老师也会通过语言的启发来提醒他们。例如,娃娃家的“妈妈”跑到别的地方玩去了,这时老师会对她说:“你的宝宝一个人在家哭呢,你快回家去看看吧!”

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往往同时扮演相同的角色。例如,一个娃娃家也许有2~3位“妈妈”,或好几个“爸爸”。这是由幼儿年龄特点所造成的,老师不会去干涉,而是顺其自然。

中班角色:熟悉的情景扮演

“在医院”的游戏中,一开始“护士”只知道给“病人”打针、发药、测体温。

后来老师启发他们想一想护士应该是怎样对待病人的呢?他还可以怎样照顾他们呢?于是护士便想到去搀扶病人,叮嘱他们吃药,陪病人检查等游戏情节。

寓教于乐 美国意大利丹麦幼儿园在用这些教玩具

在游戏中,老师不断鼓励孩子共同参与游戏,启发幼儿创造与固定角色有关的其他角色,并会通过活动加强孩子之间的交往与关系,从而增加角色游戏的集体性和互动性。

大班角色:引进全新的场景

大班幼儿对于角色游戏的经验较丰富,反映的主题也较多样化,游戏的内容充实、有新意,角色较多,能体现一定的社会性,且独立游戏能力强。

在游戏前,老师鼓励孩子自行设计游戏情节,并通过彼此的商量、协调分配角色。

因而,大班组老师引导的重点放在激发幼儿角色游戏的创新意识,以及培养幼儿在游戏中自己解决问题、矛盾的能力上。

在大班的角色游戏中,老师鼓励孩子为开展游戏自己制作玩具。例如,为邮局制作信箱、邮筒、邮包、邮票、印章,为图书馆制作卡片、借书证,为照相馆制作相机、相片等。

结语:

玩具和游戏将孩子内心的想象力和构建力延伸到周围真实的世界里,幼儿园充分利用好教玩具,才能真正寓教于乐,满足幼儿综合发展的每一个重要阶段的需求,帮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CPE中国幼教展 )
分享:
相关资讯
更多>>
  • 三天内
  • 一周内
  • 一个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浙B2-20110190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00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