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婴童网
招商
品牌
商机
展会
产品
企业
资讯
专题
视频
店铺
开店
经销商
婴童网首页 > 母婴资讯 > 国内新闻 > 正文
​时隔十年,《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和《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再度更新(征求意见稿)|附解读材料
行业编辑:婧宸
2021年10月29日 08:55来源于:植提桥
分享:

近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基于现有《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和《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框架,补充了历年通过新食品原料(新资源食品)审查并公告的菌种(菌株),并检索国际微生物学发展现状、国外/国际组织最新菌种名录的更新信息和科学文献等,提出2个名单的修订稿。之后组织我国微生物领域专家进行研究讨论,并经新食品原料评审会审议,形成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请于2021年11月28日前将意见反馈至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逾期将不予处理。

更新名单

《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征求意见稿)

​时隔十年,《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和《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再度更新(征求意见稿)|附解读材料

*注:1.传统上用于食品生产加工的菌种允许继续使用。名单以外的、新菌种按照《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执行。2.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按现行规定执行,名单另行制定。

《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征求意见稿)

​时隔十年,《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和《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再度更新(征求意见稿)|附解读材料

*仅限用于 1 岁以上幼儿的食品

更新背景

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2010 年原卫生部发布了《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以下简称《名单》,其中包含可用于食品的青春双歧杆菌等 21 个菌种。2011 年原卫生部发布了《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以下简称《婴幼儿名单》),其中包含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嗜酸乳杆菌NCFM等6个菌株。对于2个名单以外的新菌种按照《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管理办法》执行。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目前有关国际组织对 2个名单中的部分菌种(菌株)的分类学地位和拉丁名称进行了调整。为进一步规范可用于食品菌种的管理及便于公众检索查询,国家卫生健康委委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对上述 2 个名单进行更新完善。

更新内容说明

1.对两个名单进行增补完善。对《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和《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公布之后,又陆续批准公告的 16 个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和7个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株增补进相应名单。

2.菌种中文名称的翻译。某些微生物的分类学地位已经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发生了改变,国际也做了相应的调整。本次对已经修改名称的菌,基于菌拉丁文名称的原始词根、结合国际上对该词根的注解进行中文翻译,并尽量与已有菌的拉丁文中词根相同部分的中文翻译保持一致。

3.更新《名单》的菌种具体到亚种。鉴于菌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株的特异性,为了确保食用安全,对于国际科技界对菌分类到亚种、或根据新的分类学规则变

亚种的菌种,名单中的表述具体到亚种。

4.新旧菌种名单的衔接。菌种名称的更新既是科学问题,也涉及产业的平稳发展和管理问题。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产业和消费者对原 2 个名单的菌种名称(包括拉丁学名)已经习惯和熟悉。为了减少菌种名单的更新对各利益相关方的影响,确保管理的科学稳定,在更新的名单中保留了原名单的中文名称和拉丁学名,便于菌种使用者和管理者查阅。

5.菌种名单分类的归属和表述的国外法规参考。本次名单更新主要依据是国际科技界基于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在微生物分类学中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具体菌种的归属和表述上也参考了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国际乳品联合会(IDF)、加拿大、丹麦等国际组织和相关国家对拟更新菌种名单的分类和管理状况,提出的拟更新《名单》公布稿有较好的国际法规衔接和一致性,便于产业发展。

6.具体更新内容包括:

6.1在《名单》及《婴幼儿名单》中动物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nimalis)增加动物双歧杆菌动物亚种(Bifidobacteriumanimalis subsp. animalis) ,乳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lactis) 更名为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

(Bifidobacteriumanlmalis subsp.lactis) ;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longum ) 增加长双歧杆菌长亚种(Bifidobacterium longum subsp. longum) ,婴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infantis) 更名为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Bifidobacterium longum subsp.infantis),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

(Lactococcus lactis subsp. lactis)更名为乳酸乳球菌乳亚种(Lactococcus lactissubsp. lactis),乳酸乳球菌双乙酰亚种(Lactococcus lactis subsp. diacetylactis)更名为乳酸乳球菌乳脂双乙酰亚种(Lactococcus lactis subsp. lactisbiovar diacetylactis)。《名单》及《婴幼儿名单》中删除乳双歧杆菌和婴儿双歧杆菌。

6.2根据国际有关乳杆菌属菌种分类地位的变化情况,《名单》及《婴幼儿名单》中乳杆菌属有 8 个菌种更新为不同种属。

(1)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paracasei)和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分别更名为干酪乳酪杆菌(Lacticaseibacillus casei)、副干酪乳酪杆菌(Lacticaseibacillusparacasei)和鼠李糖乳酪杆菌(Lacticaseibacillus rhamnosus);

⑵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n)和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ueteri)分别更名为发酵粘液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fermentun)和罗伊氏粘液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rueteri);

⑶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n)更名为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n);

⑷唾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更名为唾液联合乳杆菌(Ligi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⑸清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i)更名为清酒广布乳杆菌(Lactilactobacillus sakei)。

信息来源: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植提桥 )
分享:
相关资讯
更多>>
  • 三天内
  • 一周内
  • 一个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浙B2-20110190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0022号